盘她s直播app
提起能源,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煤、油、氣而不是冷冷的冰塊。但隨著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我國科技工作者已經可以將蘊藏在海底的“冰塊”點燃成熊熊燃燒的火焰,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成功試采海域可燃冰,這項由“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將對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可燃冰究竟是什麼?試采成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能讓我們在未來能源競爭中實現領跑嗎?可以燃燒的“冰”提起能源,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煤、油、天然氣等,不會是冷冷的冰塊。但中國科技工作者已經可以將蘊藏在海底的“冰塊”點燃成熊熊燃燒的火焰。想象一下,一塊可以燃燒的“冰”,熱值比石油多10倍,燃燒後隻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儲量更是非常豐富,這是多麼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那麼,究竟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是以甲烷為主的有機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體,看起來像冰,很容易被點燃。可燃冰的形成要滿足以下條件:溫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較高壓力,壓力越大,可燃冰越穩定;要有甲烷氣源,古生物遺骸的沉積物通過細菌分解後可以產生甲烷。因此,可燃冰廣泛分布於深海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目前,南極、北極均已發現可燃冰礦點,中國雖不屬於極地國家,但也分別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凍土區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在中低緯度地區唯一擁有海底和陸上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的國家。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由於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的化合物,燃燒後僅會產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公認為真正的綠色能源。有專家估計,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總量的兩倍。我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則相當於1000億噸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國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區,有近800億噸儲量。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可燃冰是一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未來能源。試采安全可控我國此次試采可燃冰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實現泥質粉砂型可燃冰的安全可控開采。這種類型的可燃冰,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說,此次試采成功,為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經驗。曾幾何時,人類薪柴燃火,通過火得到能量和溫暖。200年前,人類步入工業文明,是煤炭的利用使蒸汽機得以大麵積推廣。再後來,石油天然氣使人類得以更加高效地在地球上來往穿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人類探明大油田的幾率在不斷下降,人類隻能向極地、深海這些開采難度大的地方尋求能源,或者以更高的成本開采深海石油、油砂、油頁岩等非常規能源。石油的漸趨匱乏是工業社會麵臨的最為嚴重的危機之一。在能源曆史上,《廉價石油的終結》和《沙漠黃昏》曾引起巨大反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觀點,即是宣稱石油消費將至頂峰,未來人類將麵臨石油枯竭。也正是在這些思考之下,石油價格曾一度衝至100多美元一桶的高點。前些年,美國對頁岩氣的開采利用使其大幅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甚至從石油進口國轉變成了出口國。正因此,我國也不斷加大對頁岩油氣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但客觀地說,與美國成熟的頁岩氣技術相比,我國仍處於跟跑階段。“但這次不同了,可燃冰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製高點,我們率先試采成功,是領跑而不是跟隨。”鍾自然表示。目前,不少大國在可燃冰領域已經展開角逐。其中,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5月12日宣布,正在墨西哥灣深水區開展可燃冰開采研究,現在已開始鑽探。此前,美國通過了《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與開發法案》,美國能源部已多次撥款支持可燃冰研究。2013年,日本在南海海槽開展了海上試采,但因出砂等技術問題失敗。4月份日本在同一海域第二次試采,第一口試采井累計產氣3.5萬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問題而中止。可以說,我國可燃冰試采成功意義重大,是我國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廣闊的應用前景理論上,作為天然氣的一種,可燃冰能量值高,使用又很方便,可以通過冷卻、壓縮處理成液化天然氣,所占空間更小,無論是管道運輸還是交通運輸都很方便。加上其儲量巨大和汙染小,在某種程度上,可燃冰如能實現經濟有效開采,應用前景非常廣闊。近年來,我國已經不斷加大天然氣開采利用。在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已明確天然氣的主體能源地位,提出力爭到天然氣消費占比提高到10%。但應該注意的是,可燃冰未來進入商業實際利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專家表示,可燃冰雖然儲量大、分布廣,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氣晚得多,覆蓋它的海底地層普遍是砂質,現有海底鑽井設備開采很難,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大量砂石湧進管道,造成開采失敗。此外,環境問題需要格外關注。因可燃冰是靠低溫結冰封存。如溫度升高,水合物中的甲烷可能溢出,若開采不當,會造成巨大的災難。這對於我們的開采技術,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若攻克,人類的能源史又將掀開一個新的篇章。(記者 黃曉芳)
谱写中海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和音) 《盘她s直播app》(以下簡稱《指南》)成都9月24日电(记者 张超群、李倩薇)经四川省政府批准,九寨沟景区部分区域将于9月27日世界旅游日起试开放。这是记者23日在四川省阿坝州文化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的。据介绍,九寨沟景区历经两年重建,85%的区域已具备重新对外开放条件。根据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公布的开放方案,恢复重建期间九寨沟对外开放有“限区域、限流量、限时段、限方式”的特点。九寨沟开放区域为扎如沟的扎如寺、日则沟的诺日朗至五花海段景点、树正沟(火花海除外)和则查洼沟,游客采取乘车和步行相结合方式游览。截至目前,九寨沟景区已累计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134处,占总工程量的81.7%,拟开放区域的地灾治理全部完工。拟开放区域的道路、栈道、休息亭、环保厕所等项目的后续收尾工作基本完成。阿坝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介绍,为保障景区开园,九寨沟县制定《九寨沟县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保障工作责任清单》,11家旅行社已做好接待服务准备,200余家餐馆饭店能够正常营业,宾馆酒店可提供床位超1万张。交通方面,九黄机场已于8月8日恢复通航,进入九寨沟的三条路线全线畅通,九寨沟县交通通达能力恢复甚至超过震前水平。据介绍,九寨沟开放景区的游览时间为每日8时30分至17时,日接待游客限制在5000人以内,且只接待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开放后的九寨沟景区实行淡旺季票价,需提前在指定网站实名制预约购票,旺季每张169元,淡季80元。
【編輯:田所梓】
相关新闻
- 前11个月全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近两成 2023-03-26
- 新零售让都市族不再囤年货 2023-03-26
- 沈阳计划3年内着力打造“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 2023-03-26
-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 2023-03-26
- 习近平:冬奥遗产成果丰硕,实现成功办奥和区域发展双丰收 2023-03-26
相关新发布
- 中企助力尼日利亚建设非洲首所交通大学 2023-03-26
- 今天大年初二,每个“身体健康”的祝愿,我们一起来实现! 2023-03-26
- 扬州两年新增小微企业10万余户 企业搞研发可领“创新券” 2023-03-26
- 民营企业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2023-03-26
- 新疆棉花再获丰收 机采率将破80% 2023-03-26